shop-logo
文章列表
2025/09/16

前言》
 
在眾多古代近東神話裡,El 這個名字具有至高的重要性。
 
在 迦南神話 中,El 是「父神」,萬神之首,所有神祇的起源。
 
在 舊約聖經 中,El 的名稱被承接並轉化,成為「以色列的神」的核心名稱之一。
 
在 天使學 中,無數天使名字以「EL」作結,例如 Michael、Gabriel、Raphael,代表「神的某種面向」。
 
 
El 的名字成為神性、秩序與權威的代號,隨著文化演變,它既延續了古代的神祇印記,也構成了後世宗教與魔法中最強大的語源力量。加入好友

2025/09/16

前言》
 
提到「巴風特(Baphomet)」時,許多人會立刻想到撒旦教的山羊頭符號,或是十九世紀法師 Eliphas Lévi 所繪製的「撒旦山羊」。
然而,巴風特並非真正的「神靈」:
 
現代撒旦教(LaVeyan Satanism) 並不相信客觀存在的神祇,他們使用巴風特作為「自由、反叛、個人主權」的象徵。
 
巴風特更多是一個「哲學與精神圖騰」,而不是傳統宗教裡可被祭祀的神祇。
 
但若追溯歷史,巴風特的起源仍與古代迦南信仰有關,特別是 Baal-Peor(毗珥巴力)。
加入好友

2025/09/16

前言》
 
在惡魔學與聖經傳統中,Leviathan(利維坦) 是象徵混沌的大海巨獸。牠是上帝創世時就存在的海怪,在《舊約》裡被描述為「翻騰海浪的巨龍」,在末日將被上帝擊殺,象徵混亂最終被秩序征服。
然而,若追溯更早的迦南與美索不達米亞神話,Leviathan 的原型來自 Yam(海神) 與 Rahab(混沌海怪)。這些神話原型揭示:大海一直是古人心中最深的恐懼與混沌象徵。
加入好友

2025/09/16

前言》
 
在墮落天使與惡魔的傳說中,Azazel(阿撒瀉勒) 具有獨特地位。他不只是 72 魔神之一,也在《以諾書》中被記載為墮落天使的領袖之一,將禁忌的知識傳授給人類:戰爭的武器、化妝的技巧、占星與咒術的奧祕。
這使得 Azazel 成為「知識的傳遞者」與「墮落的導師」的化身。他象徵著知識帶來的自由,但同時也帶來墮落與毀滅。
加入好友

2025/09/16

前言》
 
在惡魔學與神秘學的長河裡,Lilith(莉莉絲) 以「夜之母」「黑暗女神」聞名。她既是猶太傳統中的亞當第一任妻子,也是巴比倫神話裡的夜之惡靈 Lilitu,更與 Ishtar、Lamashtu 等古老女神存在深刻的連結。
她同時承載了兩種看似矛盾的形象:古代文化對女性自由的妖魔化,以及現代女性主義對獨立意識的再詮釋。
 
在前五篇文章裡,我們已經認識了 Lucifer、Astaroth、Beelzebub、Asmodeus、Samael。今天,讓我們走進 Lilith——黑夜、慾望與自由的女神。
加入好友

2025/09/16

前言》

在眾多惡魔與墮落天使的傳說中,Samael(撒瑪爾) 的身影最為神秘。他既是猶太教卡巴拉中的「死亡天使」,也是被稱為「毒之神」「盲之神」的存在。在塔木德與米德拉什的記載裡,他是墮落天使之一,與伊甸園的誘惑、死亡的審判、以及黑暗的智慧息息相關。

然而,若將不同文化的資料對照,會發現 Samael 不只是猶太體系中的角色,他的原型與波斯祆教的 Ahriman(阿里曼,破壞之靈) 有著深度對應。這讓 Samael 成為「破壞與死亡」的化身,同時也是「更新與蛻變」的必要力量。

在前四篇文章中,我們認識了 Lucifer(晨星之火)、Astaroth(月之慾望)、Beelzebub(風暴之主)、Asmodeus(激情之焰)。今天,讓我們將視角轉向 Samael——死亡與毒的統治者。
加入好友

2025/09/16

前言》

在惡魔學與神話的長河中,Asmodeus(阿斯莫戴) 以「色欲之王」聞名。他是《所羅門小鑰匙》72 魔神之一,統領七十二軍團,在中世紀文獻裡,他專司情色、慾望、激情與混亂。
然而,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回古代波斯與祆教經典,會發現 Asmodeus 並非單純的「色欲惡魔」,他的原型是 Aeshma(憤怒之靈)——一位掌管狂怒、暴力與混亂的強大神祇。

這樣的轉換,顯示了文化演變如何將一位憤怒與破壞的力量,轉化為欲望與激情的魔神。
加入好友

2025/09/16

前言》

在 72 柱魔神與惡魔學體系中,Beelzebub(別西卜) 享有極高的地位。他常被稱為「地獄七王」之一,與 Lucifer、Astaroth 並列為最核心的魔神。
然而,他的名字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帶有負面意涵。在古代腓尼基與迦南神話中,Beelzebub 的源頭是 Baal-Zebul(巴力.澤布爾),意思是「至高之主」、「雲中之主」。他掌管風暴、豐收、雷電,是古代人敬畏與仰賴的天神。

後來,在猶太教與基督教的脈絡裡,這位神被敵對文化貶低,改稱為 Baal-Zebub(蒼蠅之王),象徵腐敗與穢污。這種轉變,讓 Beelzebub 從一位榮耀的風暴之神,變成惡魔之首的化身。
加入好友

2025/09/16

前言》

在 72 柱魔神之中,Astaroth(阿斯塔羅斯) 被描述為一位強大的大公爵,統御四十個軍團的惡魔,擅長賜予智慧、揭示隱藏的知識,並能帶來掌控他人思想與意志的力量。
然而,如果追溯她的源流,我們會發現 Astaroth 並非單純的惡魔,而是古老女神的變形。在迦南與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她與 Chemosh 有著密切的連結,甚至可以說,她原本是 Chemosh 的配偶或同源對應的神格。

換句話說,路西法—Chemosh 與 Astaroth 的結合,才是完整的「晨星雙神格」,男性與女性的對應,一如陰陽的平衡。
加入好友

2025/09/16

前言》

在許多宗教典籍與惡魔學文獻中,「撒旦」往往被視為路西法的同義詞。但若深入研究便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撒旦」一詞在古希伯來語中意指「反叛者」或「對抗者」,並不是專屬某一位惡魔的稱號,而是一個象徵性的定位。也因此,在惡魔學中,撒旦的召喚,更多時候代表的是施術者自我——亦即乙太體或高我——的展現。這與許多人所理解的「路西法=撒旦」其實並不完全相同。

路西法的故事最廣為人知的版本,是他曾率領三分之一的天使,反叛上帝而墮落。這個形象逐漸被後世塑造成「墮天使」的代名詞,帶著黑暗與反叛的標籤。但若追溯其更古老的源頭,路西法的原型,並不是單純的「背叛者」,而是一位晨星、戰神與火之神格。
加入好友

2025/09/01

前言》

在古波斯無垠的沙漠上,火焰被視為最純淨、最神聖的元素。它象徵光明、真理與秩序,能驅逐夜色中的恐懼與邪祟。拜火教(Zoroastrianism,祆教)正是圍繞著火焰與二元對立的哲學而展開的一套古老信仰與魔法體系。

這個體系的核心思想,是 善惡、光暗的永恆鬥爭:

阿胡拉·馬自達(Ahura Mazda) —— 光明與真理的創世主。

安格拉·曼紐(Angra Mainyu / Ahriman) —— 黑暗與毀滅的混沌主宰。


拜火教魔法強調火焰作為能量的轉換器,它既是淨化與守護的聖火,也是毀滅與重生的黑炎。對現代魔法師而言,拜火教魔法的珍貴之處在於,它保存了 古老的火焰祭儀,同時也揭示了 阿里曼的黑暗智慧——摧毀舊有秩序,開啟新的命運之門。
加入好友

2025/09/01

前言》

在人類所有魔法體系之中,**死靈術(Necromancy)**一直是最神秘、最禁忌、也是最受爭議的領域。它觸碰的是人類心中最深的恐懼——死亡,以及死亡之後的未知世界。人類自古以來,總渴望知道:親人離世後是否仍在另一個世界?是否能回應生者?而死靈術正是這種渴望的延伸,它是一種溝通、一種探索,也是一種力量的展現。

不同於其他魔法,死靈術承載著生與死的邊界。它既能安慰人心,也可能帶來危險;它既能提供智慧,也可能引來混亂。因此,它被稱為「禁忌中的禁忌」。
加入好友

加入好友